热搜生活 > 微博 >

制琴专家王艺寰做提琴的守护者让世界倾听最美的声音

时间: 小采 微博

优美的弧度,纯正的漆色,精雕细刻的琴头……艺术家们手中的一把把好琴,奏出了悦耳完美的音乐,它给整个世界带来了美好和享受。看到这些,您可曾想过,这一把把精雕细刻的好琴是多么的珍贵?他们多么需要精心的呵护与珍惜?当我们坐在台下聆听台上的艺术家们激情的演奏时,您可曾知道,在这波澜壮阔的乐章背后,有一个人在默默无闻地,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这些提琴。他就是青年提琴制作、修复专家——王艺寰。

非科班出生精心打磨只为一把完美的琴

王艺寰制作提琴已有20余年。他并非科班出身,1999年,十几岁时跟随父亲在提琴厂学习,2018年创建工作室独立制琴。“提琴制作涉及材料、物理、声学等多个学科,不踏踏实实地钻个10年、20年,是做不成的。”2018年11月,王艺寰在美国VSA国际提琴制作比赛获得大提琴音质奖。这是他继2016年之后第二次在该国际比赛获奖。两次参赛,王艺寰都是参加四重奏比赛。其设计可谓大胆甚至疯狂,备赛过程也是困难重重。2018年只获得大提琴音质奖,王艺寰有点失落,但并不后悔,他更看到了未来的目标。

2014年,王艺寰制作了一组四重奏提琴,计划参加美国VSA国际提琴制作比赛。四重奏包括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是一个完整体系,要求整体风格统一。王艺寰有个大胆的想法,选择“德尔·耶稣”(瓜奈利1743年)琴型的数据,发展出四重奏的4把提琴。这种制琴方法在提琴的模板数据很缺乏的时代,比较常见,但如今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他将长度353毫米的小提琴放大到中提琴,幅度不是太大,相对容易些;但是放大到长度为755毫米的大提琴,便会遇到很多预想不到的变化,F孔定位、把位设计等重要数据都需要修改。经历2年,王艺寰终于制作出一组四重奏提琴,2016年11月他携琴参加美国VSA国际提琴制作比赛,获得整套四重奏音质奖。该比赛旨在激发制作者能够创作出具有杰出的、充满艺术的,以及能满足音乐演奏会需要的乐器。工艺和声音的评判,要求乐器要具有艺术的美感、完美的技术制作以及优美的音色。

尝试模仿“杜庞将军”是挑战也是荣光

提琴是个舶来品,在曾经的中国,拉小提琴是富贵人家才能拥有的爱好。制作提琴,就更高级神秘,那是西方大师们手里的艺术活,似乎和中国没什么关系。但在最近的20年里,中国的提琴制作水平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际提琴界几乎是一个共识。这得益于我国人民不断提升的综合文化素养,也与一代代提琴制作的匠人匠心不可分割。

2015年,由历史上最伟大的意大利提琴制造家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于1727年制作,同时也是斯特拉迪瓦里83岁的艺术杰作,这支被称为“ex·GeneralDupont·Grumiaux”(杜庞将军·格鲁米奥)的小提琴被中国著名提琴收藏家喻恒先生收藏的消息吸引,这标志着中国大陆地区从此拥有了第一把占据重要历史地位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为此,王艺寰寻找大量资料并想尝试模仿,但最终失败了。但他没有灰心,2019年他终于见到了这把琴,“弧度的设计、油漆的光彩、声音的润泽,都凸显出300多年前伟大制琴师的审美和智慧!”于是再次燃气他模仿的热情,同年他重新收集资料,并找到模仿“杜庞将军”的木材,从而进行又一次的制作,经过11个月的制作,于2020年6月份制作完成,他同时制作了两支。

“杜庞将军”小提琴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它在300多年前诞生,至今仍然光彩照人,展现着斯特拉迪瓦里伟大制琴师的审美和智慧。对王艺寰来说,尝试模仿和制作更是一种挑战和荣耀。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关注着舞台上那些光鲜亮丽的风景,而忽视了幕后这些孜孜以求、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正是有了他们,一把把好琴才得以在经历岁月蹉跎之后仍能再度闪耀光辉。同时我们也看到,以王艺寰为代表的青年提琴修复专家们,紧跟国际步伐,在修复之路上执着而坚定的走着,为提琴修复事业的发展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9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