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生活 > 微博 >

那个登上热搜第一的女演员

时间: 小采 微博

进入脱口秀行业两年后,小蝶上热搜了。

相比“小蝶”这个名字,或许这样介绍她更为恰当:计划生育的法外狂徒本徒

3月20日深夜11点,一条#我成了计划生育的法外狂徒#的视频登上热搜第一,画面中侃侃而谈自己是如何以“医疗事故”的名义降生、又是如何差点被有钱人“领养”的女生正是小蝶。

有人评价她的表演是近期看过最好笑的脱口秀,有人说她是在笑着把悲剧撕碎,更多的人,在评论区和热搜广场里分享着自己与她相似的经历。

小蝶说自己的段子很“阴间”,但比她更“阴间”的是一些短视频营销号,某短视频平台上,有人给她的表演配上了凄惨的背景音乐,点进去之后是一个AI音在解说“注意看,这个女人叫小蝶,她的妈妈不要她了......”小蝶忍无可忍,举报了这条视频,并且准备把它写进自己的下一个段子里。

这是一个流量来去匆匆的时代,一个月以后,也许不会有人记得自己曾被一个叫小蝶的脱口秀女演员逗笑过,记不清这段脱口秀表演中那辆来接她的大奔是白色还是黑色。于是,在被热搜彻底遗忘以前,有了这篇采访。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小蝶被这个世界看见的部分能够多一些,能被互联网记住的久一点。

01关于热搜

视频上热搜的那天,小蝶正在大理看风景,手机开了静音。朋友们普遍比她更激动,不停地给她发消息,说小蝶你出圈了!她的第一反应是惊讶,“热搜这么好上吗?”“感觉自己省了一大笔钱”,再到后来有点害怕,“害怕被一些人过分解读,影响到我们这个岌岌可危的行业”。

各个平台的留言、私信中,对她表达肯定和欣赏的大概占99%,但她仍然很难不去注意那1%。小蝶最想反驳的,是部分网友因为段子里有几句尺度比较大的成人内容,就觉得一定是猥亵的男枪手写的。“据我所知女生讲荤段子不犯法,可以说我段子猥琐,但每一部分都是我原创的。有的出梗看似是‘男性视角’,实际是反讽。”

还有网友就表演中关于生育的部分提出了质疑,觉得演员没有基本的生物学常识,大学就读于生物相关专业的小蝶不厌其烦的在采访中解释了将近五分钟,结论是再次验证了那句话,“脱口秀演员最怕的就是跟别人解释自己的梗,一个玩笑本来是很好笑的,但当你跟别人解释的时候就不好笑了。”

(表演中关于生育的部分▲)

至于那些因被冒犯到而对她产生的人身攻击,小蝶询问了身边的同行,收获的解决办法是“等”,“等你被骂得足够多的时候,自然就不在意了”。

黄渤有句话是“红了之后身边都是好人”,小蝶虽然只是“短暂地红了一下”,但这句话依然成立。上热搜后,突然有一些从来没有对她表示过认可的男演员过来示好,“我以前就觉得你的段子挺好的”,对此,小蝶的心理活动是“你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五斤六两的医疗事故、重男轻女没有闭环、“领养代替购买”......这场爆梗频出的表演真实性有多高?哪些部分是演员的亲身经历?我想这是每个看过小蝶表演的人都会关心的问题,采访中面对这道提问,小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

“如果把这个故事比作一棵树,那树干的部分都是真实的,只在树梢进行了一些细微的文学处理。比如我户口本上的生日不是重阳节,为了保护隐私制造反差我说是重阳节,实际的日子更离谱,再比如我说我妈拒绝收养人的原因是‘黑色的车不吉利’,其实也是别的原因,一切文学处理都是为出梗服务的。”

小蝶并不担心自己的段子被家人看见,以她对父母的了解,即使看到了他们也只会觉得“挺好笑的”。家庭成员都不是脱口秀的受众,对小蝶这份工作的认知是“到处演讲”,这种隔绝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种保护。

02 关于喜剧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可能是过去几年在喜剧表演中出场频率最高的金句,也频繁出现在了小蝶演出视频的弹幕中。

“这句话的水很深,我把握不住”,作为一个行业新人,小蝶觉得自己还远远没有触及到喜剧的核心。非要说的话,她觉得喜剧的内核应该是现实。

“因为艺术创作都是基于现实的,喜剧打动人心的肯定是反映现实的那一部分。大家之所以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是因为能作为喜剧素材的往往是一些比较荒诞、令人痛苦或费解但又真实存在的事情。作为一个喜剧创作者,我把生活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素材没有悲喜,只有好坏。喜剧也正是在传达这样一种精神,把自己当成生活的主角,围绕着你发生的所有事都只是剧情,是喜剧是悲剧,完全是看你用什么心态演。”

小蝶的微博▲)

这种创作观给小蝶的心态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变化,缓解了她的身材焦虑,也让她学会了如何和负面情绪相处。

在她看来,所谓的“负面情绪”其实是一个相对概念,指的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情绪。这些情绪就像躺在每个人心底棱角分明的小石子,创作的过程就是把石子变成素材的过程,有的需要打磨至光滑、有的需要打磨成珍珠,有的则需要把它们掏出来痛骂一顿。

刚开始讲关于自己身材的段子时,小蝶也痛苦过,“有一种用自己的弱点重伤自己的感觉”,但当内容被越来越多的观众认可之后,焦虑感会自然而然的消解掉,痛苦变成了痛快。

小蝶有一个从事脱口秀行业的好朋友,从小患有口吃,刚开始上台表演的时候,观众不敢笑,朋友自己也演得很难受。直到后来他自己不在意了,“观众也放下功德心了”,大家才能开始享受这个表演,口吃反倒成为了这位朋友的表演风格。

那些看起来生命无法承担的重量,只有创作者本人将其打磨的足够轻盈、剔透后,才会在台上散发出能让人会心一笑的光亮。

由此,小蝶开始感受到了某种心灵的自由,“减少了很多内耗,可以更从容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欲望,做自己的朋友。”她把喜剧比作自己的伙伴、闺蜜,也由衷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喜剧的方式来完成一些对自我的救赎。

也许有不少观众对“脱口秀”的认知全部来源于线上的综艺节目,但小蝶高度赞同周奇墨老师的观点:“喜剧的灵魂永远在线下剧场。”这次上热搜,她最开心的点也在于让更多网友了解到了脱口秀的线下演出,并且这个市场在稳步地发展、壮大。或许曾经这个行业短暂的被划进了娱乐圈里,但对于单口演员来说,这依然是一个演出行业,需要和现场、和真实的观众发生联系。

“单口喜剧进入国内没有多少年,最近几年虽然看起来风云变幻,但在我看来是进入了建立规则和培养观众的阶段,希望大家能多支持线下的单口喜剧以及新喜剧,比如漫才、即兴戏剧、sketch等等,线下真的有很多宝藏演员。这个行业也需要更多比较成熟的观众,观众和行业是可以互相螺旋式推进的。”

“人类永远需要喜剧”,所以小蝶也相信脱口秀永远有市场。

03 关于女性

尽管在脱口秀综艺节目中,女演员的比例在稳定提升,当中也不乏高话题度的热门选手,但据小蝶在线下的观察,脱口秀演员的男女比例依然大致维持在8:2。

采访前一天,短道速滑运动员王濛的一则演讲登上热搜第一,内容为她的母亲张晓霞;而影视市场上,由贾玲执导并主演的电影《热辣滚烫》余温仍未完全褪去。从英国传奇女编辑戴安娜·阿尔西的《暮色将尽》到中国女作家的《我本芬芳》,越来越多的女性创作者将目光转向自身,回溯、分享自己的生命经验。

小蝶的表演视频下,一条高赞评论是“东亚女的一生就是顶级幽默”,有自嘲的意味,但更多是无奈与苦涩。

回忆成长过程中因性别感到懊恼、沮丧的时刻,她最先回忆起的是初二的物理课堂,班上的老师默认女生学不好物理,当时有一道特别难的物理题,老师问谁做出来了,小蝶和班上的男生都举手了,但老师看了她一眼后还是选择让男同学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件事让她很生气,但并未过多意识到背后的结构性问题,气完也只能算了。

再长大一点,到了谈恋爱的阶段,小蝶发现很多男性是缺乏同理心的,既不会照顾自己,也不会照顾他人,但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是巨婴,而是天然抱有“我们男的就是不用这样啊”的想法,每当这个时候小蝶就会觉得“为什么只因为我是女生,我就得这样呢?”

小蝶身边的一位女性在2020年时因宫外孕在ICU躺了好几天,这件事对她触动很大,“我觉得女性真的太难了,太苦了”,而很多女性把这种痛苦视为理所当然,“因为我是女人,所以这种痛苦就该我来承受。”每当这种时候,小蝶就会觉得“女性也太好欺负了”。

小蝶对母亲的态度也在成年之后发生了变化——

“我小时候可以说是受到很多来自我妈的伤害,小时候对她是比较憎恨和叛逆,但等到后面我自己长大以后,我会发现我妈她没有太大的错。有句话叫说多错多,做多错多,也许很多女孩子会觉得伤害是来自妈妈的,但那其实是因为妈妈做的太多了,所以她错的也多,她说的太多了,然后错的也多,反观很多男性他在生活中都是一个隐形的状态。”

而被问到成长过程中因性别感到骄傲、愉悦的时刻,小蝶的答案是“没有”。

女性创作者能取得的声量越来越大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观众惯于用女性主义视角去审视台上的表演者。

在小蝶看来,“女性视角”和“女性主义视角”的分别是,前者是身为女性天然具备的,后者则是源于女性自主觉察到的因为性别而遭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甚至困境。

《爱情神话》的导演邵艺辉曾在采访中谈到,自己在整理过去创作的短篇小说时,发现很多时候都是以一个男性的口吻在写,包括小时候在阅读一些经典文学时,代入的也是男性,“我是一个女人,但我的大脑像一个男性的大脑”,小蝶也在类似的体验,“所以我也会告诉自己,当发现周围的女性被‘男权’‘父权’影响时不要去指责,可以的话,去提醒她觉察。觉察是觉醒的第一步,觉醒是改变的第一步。”

小蝶的最新一条朋友圈,是在后台拍到的颜怡颜悦表演的背影,台下黑压压的一片,一束追光打在两个女孩身上,陡然照亮一方天地,她的配文是“后台视角的颜怡颜悦,像两个战士”。

不是谁的女儿,不是谁的母亲,不是谁的女友,站在台上的她们,只为自己而战。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战士。

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