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台掀起中美文化交流热潮
11月9日,时隔10年,美国芭蕾舞剧院携10位首席归来,“芭蕾之冠”《吉赛尔》惊艳动人;11月10日和11日,1973年首支访华的美国乐团费城交响乐团先后与中国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作登台,两场音乐会上,半个世纪未曾中断的友谊流淌生辉。
在北京,在国家大剧院,中美两国艺术家以艺为桥,拥抱未来。“艺术是全球化的语言,也是表达情感最好的方式。”美国芭蕾舞剧院舞团艺术总监苏珊·贾菲说,在国际交流打开新局面的时代节点上,“我们来到国家大剧院,是中美人文交流的绝佳方式,我们非常需要这种交流。希望在不久的未来,我们还可以再次与北京观众见面。”
■现场精彩演绎绽放艺术华光
这一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见证着美国艺术家的汗水与光芒。
歌剧院里,巅峰芭蕾令人叫绝。大幕升起,清新明丽的乡村风情迎面而来,少女吉赛尔与心上人阿尔伯特情浓意暖,互诉衷肠。《吉赛尔》是历史最悠久的芭蕾舞剧之一,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交织出极具美感和戏剧张力的舞蹈诗篇。这部作品对女主角吉赛尔的要求格外严苛,从少女的娇俏烂漫到得知被阿尔伯特欺骗的悲恸心碎,再到坠入幽灵国度的纠结苍凉,人物弧线跌宕起伏、反差剧烈,对饰演者的表演技能和舞蹈技巧同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5场演出中,斯凯拉·勃兰特、伊莎贝拉·博伊尔斯顿等5位首席舞者大展身手,精湛的技术水准、到位的情感表达将吉赛尔作为少女与幽灵的两面诠释得生动细腻;埃尔曼·科尔内霍、丹尼尔·卡马戈等5位首席舞者饰演的阿尔伯特以仿佛摆脱地心引力的跳跃高度、稳定速度兼具的快速旋转赢得热烈喝彩;第二幕中,舞者们仿佛统一了呼吸,协力塑造出剧中著名段落“幽灵群舞”的飘逸轻盈之美,极致彰显了这支美国芭蕾“梦之队”的绝佳实力。
音乐厅里,两场音乐会情谊无限。11月10日,中国交响乐团与费城交响乐团续写“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两团乐手由李心草、特里斯坦·瑞思·舍曼执棒共同登台,《二泉映月》、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等作品深情回响;50年前,原中央乐团位于和平里的排练厅里,这些经典的旋律凝聚着中美音乐家亲密无间的交流切磋。11月11日,青年指挥家孙一凡挥起双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8位费城交响乐团乐手与大提琴家扬·沃格勒奏响“弦音别绪”,陈其钢、伯恩斯坦、德沃夏克的作品诉说着对故土的情思,闪烁着多元文化交汇的光彩。
■幕后艺术交流铸就深厚情谊
摄影刘方
“50年前我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还会再回到这里。”73岁的小提琴大卫·布斯说。1973年,他跟随费交到访中国,时光荏苒,20岁出头的小伙子如今年逾古稀,“那是我刚开始工作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破冰的中国之行影响了我的整个人生。遇见这里的人、看到那么多不同的建筑……一切让当时的我觉得难以置信,也许直到今天,这依然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经历。”
重回北京,一双熟悉的手赶来与大卫·布斯相握——90岁的原中央乐团小提琴演奏家朱信人也是当年的亲历者,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两位老朋友紧紧拥抱。半个世纪的漫长光阴足以把青丝染成白发、把两位青年变作老者,但音乐铸就的友谊从未在时光的长河中褪色。
“音乐将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我备受感动。”大卫·布斯激动不已。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同样感慨良多:“我们很高兴今年能再次来到中国交流演出,纪念乐团1973年的历史性巡演及与中国人民结下的50年友谊。1973年的访华之行被中国人民视为中美友好的象征,希望我们的音乐能继续构建中美人民和东西方文化间的桥梁。”舞台之外,费城交响乐团还与中国同行们深度互动,比如,他们与国家大剧院就演出合作、剧院运营等话题分享了彼此经验,达成了许多共识。迄今,费城交响乐团已12次访华,未来,更多华章仍待书写。
老友再逢的同时,也有新朋友正在认识中国这个美丽的国度。年轻的指挥家特里斯坦·瑞思·舍曼第一次来到中国,为此苦练了两个月的中文。“中国的文字、诗歌,是值得用一生研究的文化。”特里斯坦·瑞思·舍曼说。11月10日的音乐会上,他执棒两国演奏家演绎了《唐诗的回响》,交响乐承载起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张继《枫桥夜泊》、李白《将进酒》等流传千古的诗篇,今古相融,东西相会。音乐是一种超越了时空地域的语言,“我们用同样的乐器、同样的记谱法,在同一个舞台上创造了美好的声音。”特里斯坦·瑞思·舍曼说。
“文化交流可以激发我们的许多灵感。”扬·沃格勒说。今年3月12日,他率先登台国家大剧院,开启了外国艺术家接连访华的新篇章。扬·沃格勒深切地感受着多元文化碰撞共融的奇妙与美好,他以11月11日自己演奏的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为例,旅居美国的德沃夏克在音符中挥洒着对故土的眷恋与对新世界的探索,作曲家对不同文化抱持的开放态度唤起了扬·沃格勒的深深共鸣,“费城交响乐团从美国来,我从欧洲来,我们一起来到北京,感受着中国文化给予我们的启发,同时,我们也希望能把自己文化中的一些灵感反馈给中国观众和中国艺术家。在我们看来,文化的交流对话永远值得期待。”本报记者高倩文方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