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生活 > 微博 >

独家:电影行业重新洗牌,分线发行究竟对谁有利?

时间: 小采 微博

电影行业地震,又一轮深化改革即将开始。

“分线发行”已经被提及多年,但没想到真正的“元年”会以如此迅猛之势开启。未来,不管是大制作商业片还是小体量文艺片,乃至重映片、进口片,都可能是分线发行,中国电影产业链格局或将被重塑。

这是一个行业性问题,但又跟每个普通观众有关,它涉及到未来你将如何看电影。

分线发行,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一部电影不再是所有影院都能排了。如果把电影院比作超市,那么片方就是供货商,电影就是货品,需要供货商和超市达成协议后,这家超市里才能有这个货品。因为这一轮分线发行推出速度非常快,包括很多从业者在内都还是懵圈状态,现有的很多文章也存在误解和误导。

有人会不理解——以后电影只在一部分影院放,出品方、主创为什么会同意?是不是很多影院会赚不到钱了?现在市场比天气还冷,观众去特定影院才能看到想看的影片,观影意愿岂不是更会降低?说好是为了保护中小成本影片的市场空间,为什么大片都加入进来了?到底是哪一方、为什么要大力推进这件事,究竟对谁有利?

分线发行背后的利益链条、逻辑关系,远非表面看上去这么简单。

近期,娱理工作室多方走访调查,梳理出万字干货,尽量让大家一文看懂、看透分线发行的本质。

观点提要:

1,目前实行的准确来说是“分影院发行”,目的是为了规范市场;

2,院线制改革继续深化,将从粗放扩张时代转向精细化管理、市场化经营时代;

3,片方和影院是一条产业链上荣损与共的关系,现阶段还不具备利益重新分配的条件;

4,每次改革都会经历阵痛,但分线发行长远来看对中国电影市场有利,所以势在必行。

基本概念、事件节点复盘

首先明确一个最重要的知识点:分线发行不等同于“分院线发行”,从广义上讲,分影院、分轮次、分区域、分院线,都属于从今往后要实施的“分线发行”。

本轮实施的,其实是分线发行的一种维度,即“分影院发行”。

2021年国家电影局发布的《“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中,就首次明确提出要“鼓励开展分线发行、多轮次发行、区域发行、分众发行等创新业务”。

今年,分线发行元年正式起航,几个重要节点如下

8月,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在电影新力量论坛上指出,传统的全国统一发行方式已经不适应观众个性化需求和多样化创作格局,必须在分众化、分线型、差异化发行放映模式上实现突破;

10月,全国电影推介会上,24部影片完成了分线发行签约,包括《再团圆》《没问题》《红猪》等;

11月,首部分线发行电影《沉默笔录》在全国30家院线上映,但这个名号并没有帮到它的票房,总票房迄今只有142万。重映的《你的婚礼》也在海报上打出了“中国首部分线发行电影”字样,《一个和四个》在延长上映时也从全线改为分线发行;

12月1日,贺岁档大片《非诚勿扰3》确定将分线发行,网传的报名条件在院线圈子内引发轰动。有影院人认为报名条件比较强势和苛刻,担心如果达不到的话会影响后续上片,而且提前一个月就要报名,还不知道成片质量如何,像是“赌一锤子买卖”、“开盲盒”。

接着,传言跨年档的其他电影《金手指》《年会不能停!》《一闪一闪亮星星》《舒克贝塔·五角飞碟》,甚至外片《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全部会分线发行(届时以官方发行通知为准)。

12月11日,《非诚勿扰3》分线发行的新版规则发布,调整了排片比的要求,尤其考虑到了少厅影院的难处。语气上,这次也比之前的网传截图诚恳和有温度得多,用词从“要求”改为“建议”,末尾还留下了征集反馈意见的邮箱。

娱理工作室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非诚勿扰3》发行方中影跟院线、影管、影院之间的沟通已经进行到第三轮,分线发行的规则还在持续沟通和优化中。第一轮沟通由于时间紧急,个别院线影管在向下属影院传达信息和征集报名时方式有些简单粗暴,导致网传截图令人产生了误解。

第一轮的网传截图只是中影在跟院线影管的电话沟通中率先抛出的拟定方案,这个方案是需要双方继续探讨、协商才能确定最终数字和细则的,不是单方面有决定权的。所以在第三轮时,中影把合作方案直接做成一张图片供院线向下传达,主动建立起积极的沟通姿态。

分影院发行类似于院线/影管签约合作之后,旗下各个影院自愿决定是否加入这次采购,讨价还价对于买卖双方来说都是正常现象。只要是规范经营、按约定缴纳片款的影院就可以加入,所以不是“胁迫”,也没有“服软”。

有影院经理向娱理工作室表示,已经报名加入了《非诚勿扰3》的分线发行,但因为电影还没上映,会继续观望形势会如何发展。

一部电影最终能有多少票房,还是取决于它的类型、阵容、质量等因素,否则空有排片没有上座、票房倒挂是没有实际意义且不符合市场规律的,相信双方都会认同这一点。分线发行没有固定规则,每部影片的情况也都不同,只有在多方不断磨合下,未来分线发行的合作方案才会越来越细致、合理。

开启分线发行的时代背景

讨论了好几年的分线发行,为什么今年年底突然大规模启动?具备了哪些成熟条件,要解决的是什么矛盾?

这个问题需要放在整个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行业的历史沿革中去看。

分线发行的开启意味着影院粗放扩张时代的正式落幕,接下来将转入精细化管理时代,要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

具体来说,建国后中国学习苏联建立了全国电影发行网络,采取统购统销+层级发行模式。2002年院线制改革彻底改变了电影行业,35条院线正式挂牌营业,制片方可以直接跟院线沟通了,打破了按行政区域管理的模式。当年,中国共有1019座影院,银幕数1834块。

2002年后,为了推动影院的建设和发展,国家推出了很多优惠政策。当时在满足相关政策要求下开一家电影院,当地政府就会进行相应补贴,最高补贴达到过50万。同时在制片方和院线、影院的收入分配上,制片方进行了让利,让影院拿大头

第二个重要变革是胶片拷贝转数字拷贝,不同于美国的VPF(VirtualPrintFee虚拟拷贝费)合作方式,中国是由国有企业主导推进数字化变革,投资上亿元采购了约一万套数字放映设备投放市场,后续设备价格降低,各大院线跟进,使得电影行业迅速实现“胶转数”,过渡期被压缩到了最短。

第三个重要变革是团购、电商平台的出现,砸进大量票补拉低电影票价格,用9块9、19块9的价格把全国观众的观影习惯建立起来了。发展到今天猫眼和淘票票几乎覆盖全国市场,平台让观众购票变得更加便捷,但也瓦解了大部分影院的自有会员体系。

二十年内,几轮大的变革下来,中国电影院数量暴增到了约12000家,银幕数约8万块,年票房也从不到10亿发展到最高640多亿。

爆炸般的发展速度下,成绩固然可喜可贺,但问题也随之日渐突显。

现在中国有近50条院线。院线制原本的宗旨是“四个统一”(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像万达、横店、金逸、大地这样资产连接高比例的影院组成的院线,就可以统一跟发行方谈排片。

而像一些老的国有省市电影公司发展而来的、以签约加盟制为主的院线,对旗下各个影院的约束力就比较弱。

当时有的院线为了迅速扩大规模,给出的加盟条件互相内卷、内耗,越来越低,从票房分成几个点,到后来只要有影院每年缴纳固定费用(比如2000、3000、5000元,甚至有的不交钱),就可以加入一条院线。一些低收入的院线无法维持很多岗位,影片营销、票房统计和影院管理职能就慢慢丧失了,这是分线发行推出的一个背景和前提

了解了这些,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分线发行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台。

苦排片费久矣

据娱理工作室获得的一份数据,目前国内约12000家影院里,年票房低于300万的影城数量有7000余家,其中年票房低于50万的电影院有约1900家。

这意味着,全国有1900家电影院,平均每个月的票房收入只有4万元或更低,分账后影院只能拿到2万块钱。开影院要有房租、水电、员工薪水、固定资产折旧等刚性支出,每个月进账2万块钱,显然远远达不到能维持运营的条件。

还有一份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有1600多家年票房400万以下的影院存在“数据异常”。异常的原因主要是偷漏瞒报、超收服务费等,如果再加上私挪服务器、双系统等手段,这个数字会更大。

多年来,电影主管部门曾经多次对偷漏瞒报重拳出击、大力整治,但时至今日仍难以根本性杜绝。

这就可以解答本文开头提出的,电影只在一部分影院放,为什么出品方、主创会同意的问题。

因为分析《流浪地球2》《孤注一掷》这样的头部大片票房可知,约九成票房都是产自全国约6000-7000家影院,剩下的近一半影院产出不了多少票房,偷漏瞒报的影院还会抢走合规经营的影院客源,让票房白白流失掉。所以不得已的时候,供片方可能会选择切断这部分合作。

另外,每逢重大档期片方就得支出“排片费”,这已经成为圈内心照不宣的规矩。有业内人士向娱理工作室透露,有的大影管、院线每年光排片费就有三千到五千万的净收入,连在影院LED上播放预告片都要收费。

敢定在春节档的电影,宣发成本至少一个亿起步,回本风险也格外高。

排片费花出去还不一定有效果,有小公司专门做这种业务,做小程序让一个区域内的单体影院报名,每多排一场就给40到50块钱。为了达到排片要求,有的影院半夜排映“幽灵场”,对增加电影票房没有任何实际用途。

看到这里,你应该能明白分线发行在这一阶段的真正目的了——

片方挑选的其实并不是院线,而是具体的一个个影院。

通过这一轮分线发行的签约合作,片方会首先剔除那些偷漏瞒报、不按合约结算的影院,拒绝再支付排片费,让观众都回流到合规经营的影院。

今年早些时候,国家电影局曾内部通知要严肃处理违规索取排片费的现象,但没有监管的具体抓手。分线发行一来,制片方、发行方与院线方、影院方重新回到平等状态,洽谈合作条件。

动了谁的奶酪?

前面讲到,二十年前要大力推广建设电影院,所以政策会向影院端倾斜,片方要给影院让利。

目前国产片制片+发行、院线+电影原则上采用43:57的分账比例。实际执行时,要先扣除增值税、专项资金等税费,剩下的净票房再按比例分;制片方分到的钱减去发行代理费、宣传成本、制片成本,再减去主创分红等等,才是能赚到手的钱。

一个粗略的估算方法是,制片方最后能收回票房的大约三分之一。在现实中,亏损是投资电影的常态,血本无归的比比皆是。

今年电影市场看着很繁荣,重新回到了500亿高度,但其实是有很多“库存”影片在支撑,等明年库存消耗完之后,小档期可能会出现供片更加不足的窘境。

在今年的重要电影活动上,王中磊、于冬等都曾站在片方角度表达过担忧。

因为投资风险极高,国产片的创作越来越趋于保守,一部电影能有三四十家公司联合出品,分摊风险,所有大片都挤到大档期上小档期市场就非常冷清,小片没有排片,排了也没有人看,年票房全靠大片支撑,市场不够多元和有活力。

更可怕的是,这并非是影视寒冬或疫情下的暂时现象,疫情退去后人们发现,电影已经不再是大众的主流娱乐消费方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想把观众从手机、电脑前重新拉回到电影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分账比例不是没有被试图改变过,《金陵十三钗》制片人张伟平曾要求将发行方的分账比例由43%提高到45%,遭到十家院线联合抵制。2012年中影、华谊、博纳、星美、光线五个电影公司又联手要求提高贺岁档分账比例,院线方依旧毫不退让,表示影院运营费用也很高昂,最后双方各退一步,才暂时平息了风波。

目前分线发行虽然还没涉及到分账比例的问题,但等电影市场完全恢复健康状态之后,这个问题可能又会被拿到台面上来,会诞生出多种分账方式,比如阶梯式、保底式、买断式等。

影院的生存的确也很困难,尤其是疫情期间无法营业、无片可放的时候。娱理工作室曾经报道《百名影院人集体呼救:等复工的感觉像在被“凌迟”,六月底是失血死亡的临界点》,疫情三年全国影院倒了一大批,最近才刚刚有了点起色,很多影院人担心分线发行会让影院陷入被动境地,再次陷入危机。

那么,分线发行的本质是上游对下游利益的掠夺吗?其实也不是。

从业者在与娱理工作室的对话中表示,“上下游的利益是一体的,整个行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分线发行首先保护的的确是片方的积极性,但如果大家对这个行业都没有信心了,都不投钱了,像疫情期间一样,创作者离场了,观众离场了,影院放什么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内容可放,到时候想收排片费都没人给了。影院是重资产,经营不下去的话从业者只会更惨。”

“目前部分影院是抱着能开一天是一天的心态在做,只能看到眼前,不去为长远做打算。大家还是应该齐心协力让行业往更良性的方向去扭转,分线发行的目的并不是把弱势的一方搞死,那样对谁都没好处,而是要一起把盘子做大,共同抵制偷漏瞒报等不规范经营行为,增强行业商业诚信。

当然,任何改革都会经历阵痛,改变一个行业的规则的时候,势必会触碰到部分人的利益。院线制改革的时候大批从业者失业,胶片时代影院的员工很多,转成数字化放映后,工作人员数量大幅减少。但我相信阵痛是暂时的,行业发展好了,大家才能共赢。”

因为大片的分线发行还未开始正式实施,所以大部分影院目前都处于观望状态,看未来能否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能够动态调整的平衡点。

试想一下,排片费取消以后,能否把这笔费用用于影院自主宣传营销、给突出影院的奖励,让影院能有更好的经营状况,留住更多人才,更被调动起积极性?或者是转化为票补,先把观众的观影习惯重新培养起来?

用长远眼光来看待问题,分线发行未必会对影院不利。

影院转型才刚刚开始

前段时间王中磊说,现在片方不仅得会拍电影,还得会宣传电影。

人们往往认为宣发和制片方是站在一起的,其实不是,影院也是电影的重要宣传阵地。只不过现在国内绝大部分观众都是在电商平台购票,很少有人会到了电影院才开始思考想看什么电影,所以很多影院人宣传的积极性都不高,摆放好海报物料就算完成任务。

很多年前并不是这样的。

在胶片年代,一个拷贝成本高昂,卖出去一个拷贝就能赚回一份成本,而全国只有一千多家影院,排映空间是抢手的稀缺资源。所以那时候发行需要带着拷贝去给影院看片,给影院讲这个片子好在哪里,能宣传什么点,影院也会分析本地观众会不会喜欢这个片子,怎么能更好地推销给他们。

那时候的发行方式其实也是分线发行的一种,叫分轮次发行。每个省公司、市公司要合理安排拷贝使用,三表合一(排片表、拷贝发运表、拷贝使用表),比如省会城市的A影院几月几日到几月几日之间使用,排多少场,中间跟B影院共用拷贝,之后把拷贝调到地级市给C影院,中间发运多长时间,都算得清清楚楚。

影院为了宣传新片,会提前联系当地报社报道,到周围商场发放传单,争取周围几公里内的单位工会、学校包场,对周围用户群的情况了如指掌。

近几年电商平台兴起之后,很多影院经营会员的积极性降低,开始习惯“躺平”,来什么片就放什么片。

当然,仍然有不少院线和影院是很努力的,比如最近《一闪一闪亮星星》火热,有电影院自费购买了造雪机,自行设计定制了能让观众打卡拍照的背板、小周边等。

横店、CGV,UME等大院线的会员体系仍运转良好,最突出的是万达,万达迄今有70万以上的付费会员。

目前全中国的年人均观影次数是一点几,也就是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只会去电影院1次,而万达付费会员的年人均观影次数达到了11次。

万达是怎么做到的?

你可以办卡,以较低价格享受最好的观影条件,可以参加活动,有机会见到明星、获得周边、认识更多影迷同好,或者你去万达广场的其他商户消费,都有可能有优惠。

万达影城转播电竞比赛的收入也很可观,让其他影院很是羡慕,万达有自己的私域和垂类用户,因为有自己的会员和售票系统,可以按内容类型招募到用户。

还有一类特殊案例是艺术影院的运营,比如北京的中国电影资料馆、百老汇MOMA,还有仍在探索前行的“虚拟院线”全国艺联。它们通过各个社媒和平台建立起了文艺片爱好者的组织,放再小众的电影,都可能有很高的上座率,文艺青年会主动关注最近有什么片子要放。虽然它们不是实体院线,但运营思维可以借鉴。

北京影迷常出没的MOMA和资料馆

分线发行实行起来以后,各个影院之间放的电影是不一样的,要对自己的选片负责,这会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做好单片宣传,打造出影院的特色和品牌形象,重新把周围“三公里圈子”搭建起来,维护好用户黏性

可以预见,未来的电影市场需要更多全能型的影院经理人才,需要懂电影艺术,懂宏观和本土的电影市场,能够对每部电影的前景做出预判;他也需要懂得区域宣传营销,脑筋活络,提升观影体验,让周围用户建立起依赖和信任。

中影股份总经理助理,中影发行、中数发展经理张大勇将其比作给各个影院“贴标签”的过程。“只有差异化才能调动起影院的积极性,用特色给影院贴上标签,因地制宜、因店制宜、因人制宜,从而让目标观众走进电影院。”

美国是怎么做的?

再单独拿出来一块讲讲好莱坞是怎么发行电影的,毕竟美国仍然是世界头号电影强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国大片并非全线发行,比如一部动画电影可能会选三五百家影院先小范围放映,口碑好才会扩大到八百家、一千家。今年的《奥本海默》第一轮在2800到2900家影院上映,跟准备同期上映的《碟中谍7》竞争排片(尤其是特效厅的排片),最终在制片方、院线、影院的多方博弈后,更多影院选择了《奥本海默》,使得它的票房获得成功。

美国片方和院线的分账比例也不是固定的,会根据情况动态调整。比如首周片方和院线分账7:3,次周6:4,到了后期倒转过来。这样可以先保证投资方回本,然后鼓励影院努力宣传,延长电影的生命周期。

目前中国院线新片的生命周期普遍比美、日等国家短,很多电影上映几天就没什么票房了,而好莱坞大片热度可能能维持一个半月、两个月,达到一定窗口期后,才会转向DVD、电视、流媒体等渠道。

美国各个影院“贴标签”也做得比较成熟了,有艺术影院、汽车影院、户外露营影院等等,有的还会细分到比如常放恐怖片的影院。恐怖片的片方就可以找这样影院来进行合作,打造一些宣传点,设计更有效的场次,让宣发费都花在刀刃上,而不是广撒网

大片为什么也要参与进来?

很多人以为分线发行是针对中小成本的电影来说的,因为体量不够大,在市场上没有优势,所以只在一部分影院上映,之前的全国艺联加深了这种印象,结果发现最近宣布要分线发行的都是跨年档的商业大片。

《沉默笔录》的结果证明,体量不够大或者类型不强的电影是无法真正带动起分线发行的,尽管签约了30条院线,但依然没有多少排片和票房。

娱理工作室咨询了《非诚勿扰3》主控方中影发行经理张大勇,他表示:“分线发行这件事需要找一个商业属性强的大片来推动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冯小刚导演是中国贺岁档的开创者,这次小刚导演重新回归贺岁档,提高了贺岁档本身的关注度,同时他也很支持这次分线发行的尝试。

《非诚勿扰3》的分线发行还只是一种尝试,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是分影院供片。合作的前提条件就两个,一是规范经营,二是按时结算片款,然后就是一个谈判、调整、达成共识、形成合作的过程。”

中影发行经理张大勇还表示,“这一步我们必须要迈,因为没有别的大片去做,小片没有办法真正把分线发行给做起来。我们希望能够净化市场,规范经营,那么分线发行就势在必行。我们不会站在任何一个人的对立方,是为了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来做这件事的。我们当然希望银幕数越来越多,影院越来越多,只有放映空间多了,才会有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看到我们的产品,这是一个基本的商业规律。”

如果影院签约了但最后又没达条件到怎么办?中影方面称,条款是双方共同协商出来的,目前已经考虑到了多厅和少厅影院、刚上映和上映几天后、周末和工作日等不同情况,会根据现实状况制定合理标准。当然,如果签约了还故意违约的话,就是失信行为了,下次可能会酌情考虑还要不要继续合作。

目前围绕《非诚勿扰3》分线发行还有一个争论的点是,院线方还没有人看过片,不知道影片质量如何,拿不准究竟应该承诺多少排片比例

对此张大勇回应,因为电影最近才刚刚定剪,还在报电影局技审,如果能来得及的话,会安排大家看片。

不过对于提前看片这件事,也有秉持不同意见的。

有片方认为,就算没有看片,作为影院也是应该对一部电影的市场潜力有判断的,影片的类型、出品公司、主创阵容、电影节奖项等信息已经可以形成一定预期。就像大家会抢购特定品牌的手机一样,形成品牌认知以后,不“试用”也是可以放心购入的。

当然,对于《宇宙探索编辑部》《河边的错误》这种有黑马相的小片,还是应该尽量多安排内部看片,提前打出口碑

未来展望

前面讲到,目前的分线发行还只是“分影院发行”,未来的分线发行还有丰富的想象空间

举个简单的例子,可能很多人不会注意到,《封神第一部》至今还在上映。7月暑期档的电影,12月还在上映,密钥已经延期五次了。

这是一部值得反复回味的电影,有的影迷已经七八九刷了。之所以密钥还在延期,猜想是因为还有粉丝在自发做包场活动。

包场是一种很好的观影形式,既有仪式感,又体现了影院的社交属性,这是在手机和电脑上看电影无法得到的。

《封神第一部》这种,就有点接近“分轮次发行”了。疫情以来有不少经典影片复映,最近几天《爱乐之城》也要再次在国内上映。

再比如,《孤注一掷》大爆之后,演员孙阳一夜间收获大批新粉,他们纷纷去补看《过春天》。《过春天》当年票房只有1000万,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把这部电影找出来看的人不在少数,这样优秀的文艺片是不是可以考虑二轮放映?

还可以“分区域发行”,《爱情神话》2.6亿票房里,上海就贡献了1个亿,等《爱情神话2》上映的时候,片方一定会把最重要的宣发资源都放在上海。像这样地域色彩很强的电影,未来就可以考虑分线发行。

影院还可以主动策划一些放映活动,比如有的影院做了《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的连映,很多观众看完一部电影之后,也会对其他同类型、同题材影片产生兴趣。

以上这些形式虽然以前也有人做,但因为影院的“标签”属性还不够强,票房和影响力都比较有限。试想一下,如果你家旁边就有一家类似资料馆、百老汇MOMA那样充满文艺情怀、经常能偶遇其他影迷伙伴的电影院,或者是总放你喜欢的经典科幻片/爱情片/恐怖片的电影院,会员票价也不贵,你是不是更有可能会经常去?

今年中影推出了“综合业务服务平台”,为影院提供预约放映、经典放映业务。观众可以自行选择差异化的电影,在网络购票平台上拼场购票。只要人数达到了影院的最低经营门槛,影院不会赔钱放,你就可以在大银幕上看到想看的电影。

2024年春节档,又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票房大战。贾玲的《热辣滚烫》、张艺谋的《第二十条》、宁浩刘德华的《红毯先生》、成龙的《传说》、韩寒沈腾的《飞驰人生2》、陆川的《749局》、张杨的《援军明日到达》、《熊出没10》等强手预计将登陆春节档,届时应该会有新的大片加入分线发行行列。

作为发行排头兵的中影已经表态,未来不管影片规模大小,分线发行都会坚持做下去,他们也会和电商平台及其他发行方友好协作,共同规范市场环境。

至于给全国各个影院“贴标签”,让电影院实现差异化、多元化发展,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构想。这些标签需要制片方、发行方、院线、影院、媒体、社交平台、观众等多方共同来一点点贴上去,需要一个耐心的过程。

最后总结本文采访对象的核心观点:

1,目前实行的只是分线发行的一种维度,即分影院发行,目的是打击偷漏瞒报票房、拖欠片款的影院,让这部分票房回流到合规影院。

2,中国院线制改革2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也留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原本的规则已经被打破的时候,就是新秩序建立的良机。分线发行标志着粗放扩张时代的结束,大浪淘沙过后,接下来将转入精细化管理和市场化经营时代。

3,分线发行法无定法,具体细则需要发行方、院线、影院沟通协商,通过细致的市场分析、有效的调节手段,把观众重新请回电影院。

4,经历了三年疫情,无论是制片公司还是院线、影院都普遍生存艰难,但整个产业是一个链条,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你死我活,而是荣损与共,所以要先一起活下来,把盘子做大。等到行业完全摆脱生存困境时,才有可能再次探讨分账比例、方式等问题,现阶段还不具备利益重新分配的条件。

5,每一次改革都会经历阵痛,但长远来看分线发行会对全行业有利,自然也包括影院。分线发行带来的差异化经营、区域发行优势等,都将帮助影院建立品牌形象,增强用户黏性。

6,电影宣传不应只是片方和宣传公司的责任,院线、影院应重新成为宣传营销的重要一环。影院从业者要提高主动宣传意识,更加具备内容和市场等多方面知识储备。

7,分线发行出发点是好的,未来也还有很大想象空间。只是它现在处于尝试阶段,肯定还有很多有疏漏之处,同时需要影院更多市场化经营理念,因此需要多方平等交流,不断磨合改进,共同努力让中国电影市场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