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生活 > 热搜资讯 >

元旦是纪念谁的节日

时间: 广辉 热搜资讯

时间过得飞快,转瞬间元旦就到来了,元旦是公历的第1天,一般来说,这一天也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元旦是纪念谁的节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元旦是纪念谁的节日

元旦是纪念谁的节日

元旦的来历

相传元旦是为了纪念尧帝的丰功伟绩而出现的节日。

在尧舜时代,没有记录日子的日历,而尧帝在当时非常受到人们的尊敬。

在尧帝死后,舜帝就带领着人们祭祀尧帝,而祭祀的那一天,就被当作新年的开始。

所以在那个时代,元旦其实是不固定的,到了现代,我们开始以阳历来计算,就把阳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这就是元旦的来历。

元旦习俗

不同地区元旦的习俗是不一样的,但大多可以分为南方的元旦习俗和北方的元旦习俗。

在一些比较遵循传统的南方地区,元旦时,会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比如在江浙一带,元旦这一天会把草绑在竹竿上,然后用火点燃,被称为“庆田蚕”。

在福建,过元旦时,吃的米饭上要插上用红纸做的花,被称为春饭,而春饭也是福建人民对来年的美好展望,希望来年年年有余。

在广东,元旦时节,各家各户会去拜访亲戚,在拜访亲戚时,长辈会把红包或是柑橘赏给晚辈,希望晚辈吉祥如意。

而北方元旦的习俗会更简单一些,一般各家各户会杀猪宰羊,并把它们制作成美食,然后盘腿坐在炕上,聊聊家常。

并且从元旦开始就不干活,不出门,一直过到正月十五才结束。

而在北方由于天气比较寒冷,白天较短,到了晚上气温会很低,因此能够活动的时间是比较短的,所以在饮食上主要以腌菜、乱炖、冻品等,比较容易烹饪的食材为主。

另外不少地区还会有庙会,而庙会里上会有扭秧歌、踩高跷、东北二人转等表演。

如何庆祝元旦?

除了这些习俗之外,由于元旦有三天的假期,很多人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庆祝元旦。

1、短途旅行

三天的假期,足够我们进行一次短途旅行,因此很多人在元旦假期期间,会约上朋友去比较近的地方旅游,体验一下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

但是现在天气比较寒冷,并且全面开放之后,比较容易感染,因此我们在外出旅行时,最好注意保暖以及注意个人防护,让自己能够更好地享受假期。

2、买新衣

在元旦假期,也有不少人会去购买新衣服,并且在跨年的时候,穿上新买的衣服,除了奖励辛勤劳作了一年的自己以外,也让元旦更有仪式感。

3、包饺子

在逢年过节时,很多地区都是要吃饺子的,因此在元旦也有不少家庭会包饺子。

到菜市场里买自己喜欢吃的食材,然后剁成馅料之后,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包饺子。

把饺子包的像元宝一样,煮熟之后,吃进肚子里,希望来年能够招财进宝。

元旦发展变化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有现存文献记载的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元旦节吃什么?

吃鸡蛋:各人吃一个鸡蛋的习俗,在吴晋间的《风土记》中已出现。《风土记》说“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练形是道家用语,指修炼形体,认为可以成仙。生吃鸡蛋是为了长生。

五辛盘:作为元日食品最早见于吴晋间周处的《风土记》,说元日早晨吃五辛菜。“以助发五藏气”(《玉烛宝典》卷一引)。

汤饼:是指古代凡小麦面制品用水煮的食品,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九“饼法”中,讲了“水引馎饦法”,其中“水引”制法:“挼(ruó)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

年糕:又称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年糕北方则为黏黍。年糕的历史悠久,汉朝的米糕已有“稻饼”、“糕”、“饵”、“糍”等名称。6世纪食谱《食次》就有年糕“白茧糖”的制法,北朝《齐民要术》记载了将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

椒柏酒:在东汉《四民月令》中已经出现。椒是花椒,古人说椒是玉衡星之精,气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轻耐老;柏是柏树叶,古人视为仙药,可免百病。椒、柏可分别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饮用。饮椒柏酒可去病长寿。南朝庾信《正旦蒙赉酒》:“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

桃汤:即取桃之叶、枝、茎三者煮沸而饮,古人以桃为五行之精,能厌伏邪气。

胶牙饧:隋杜公瞻注释《荆楚岁时记》胶牙的含义是“使其牢固不动”胶牙饧实际上此俗寄托了长寿的美好愿望,因为牙齿坚固,能吃能喝,自然身体健康。

元旦节风俗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2、贴春联:

对联,又称春联,它的种类很多,但大致有对联和春条。每幅对联都有横披和一个「福」字,而春条则如「万事亨通」,则单贴在适当的地方,如门柱上等。其 实因春联(包括对联和春条)在古代都是专人挥毫(用毛笔)书写的,所以俗称「挥春」。而广东地区将春条称为挥春,有别于春联,实有以讹传讹之嫌。年廿九,为了表示新的一年,新的气象,以及增加过年的气氛。

3、放爆竹:

爆竹一响,表示旧年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年来了。传说「年」是一只可怕的怪物。在过年放爆竹是为了吓走吃人的年兽,保护家人的安全而来的。这也是为元旦添加喜庆、热闹的气氛。

4、拜年: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到亲友家「拜年」,也就是走亲戚。大家见面互相恭贺,说:「恭喜发财!」,祝福对方在新的一年,事事顺利、身体健康。

在中国,像元旦的习俗还有很多,元旦的到来预告着旧的一年将要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新一年春回大地的开始,新一年岁月辉煌的开始,是展现自己新的一面开始。元旦的气氛会渲染整个民族。

元旦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元旦指夏历(农历、阴历)岁首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在西方和中国现代,元旦指公元纪年每年的岁首第一天。自公历传入中国,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

据传说,中国的元旦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4000多年前,尧天子在位时勤政爱民,深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其子无才,他没把“天子”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德才兼备的舜。后来舜把帝位传给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元旦。

西方的元旦,始于公元前40年,埃及人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尼罗河水立时上涨。埃及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前46年,凯撒把这一天定为西历新年的开始,为了祝福双面神“Janus”(罗马神话中的门神)。“Janus”后来也演化为英文一月“January”这个词。


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