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原型电影恶评如潮,海清被骂惨,到底是谁错了?
一部电影,还没正式上映就已经恶评如潮。
这应该还是头一回。
以张桂梅为原型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创了这个纪录。
噩梦般的记录。
这背后,有一件事很值得我们思考。
这部电影,从筹拍起就很受关注。
毕竟张桂梅校长,早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据说海清花了两年时间,去模仿张桂梅的言谈举止,力求神形兼备。
事实上,她也确实做到了“神还原”。
可是光有化妆和演技,显然不够。
这部电影因为一些剧情的设置,狠狠翻了个大车。
在正式上映之前的点映场,就已经被骂得体无完肤。
导致暴雷的,主要是几个剧情。
比如把酗酒的爸爸,改成了酗酒的妈妈。
比如表现山里女孩不学习,原因是贪玩,逃课去逛街。
比如每次张桂梅难以支撑,都是靠回忆亡夫获得精神力量。
这扑面而来的负评,直接刺激到了编剧本人。
她不但没有虚心接受,反而直接上线强硬开怼。
拉开架势骂了起来。
这一骂,立刻引发了更大的恶评。
不但编剧导演被骂得很惨。
连替电影说句话的官媒和明星,都一起被骂。
主演海清的微博,也是被各种喷。
虽然也有一些观众表示电影很感人,拍得很用心。
但还是挡不住负评如潮。
翻车翻成这样,谁都没想到。
最后《我本是高山》很多点映场都直接取消了。
而早已定好的24号的公映,不好改动。
片方现在肯定是捏着一把大汗。
说实话,电影毕竟不是纪录片。
编剧想让故事更精彩,在原型的基础上,做一些艺术处理,无可厚非。
但是。
辅助的故事可以改,主人公的精神内核不能改。
因为这是最核心的核心。
而《我本是高山》里,我觉得最重大的一个失误,就是歪曲了张桂梅的精神内核。
片中,张桂梅多次处境艰难时,都会想起亡夫生前的样子,然后就有了力量。
主创想表达的显然是——
丈夫是张桂梅的精神支柱,是支撑她拼搏下去的动力。
但这是非常错误的。
张桂梅之所以走到今天,靠的绝不是小情小爱,而是圣教徒般的崇高信仰。
今天,我们来简单重温一下张校长的故事。
来重新理解,为什么说她是一个高尚的人。
27年前,张桂梅来到云南华坪做老师。
当地很穷。
她看到很多女孩,十多岁就匆匆嫁人、生孩子、干农活。
她们可能很聪明,但是没有机会上学。
也一辈子没机会真正走出大山,掌控自己的人生。
——如果是你我,看到这样的景象,会怎么做?
我们可能心生感叹。
但多半也是感叹一下就过去了。
毕竟自己无能为力。
而张桂梅就和我们不一样。
她决定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这些女孩来读书,改变命运。
办高中哪有那么容易,需要很多钱啊。
张桂梅去哪里找钱呢?
她像个乞丐一样,满大城市要钱。
她带着自己的身份证、优秀教师证、各种报道。
在大街上拉住一个个路人,跟他们说:
“我想办一所学校,你能不能支持我五块十块?两块都行。”
但是谁理她啊。
好多人就骂她骗子,“好手好脚的你不干活,戴个眼镜出来骗钱花”。
整整五年,张桂梅一有时间就去要钱。
但是总共只要到了一万块。
离办一所学校,差了十万八千里。
张桂梅意识到这条路不通,她心里很难过:
“我就想,这片大山,我的父老乡亲,对不起你们了,要做这件事情我没做成。”
其实根本没有人要求她做什么。
但是她就是觉得自己有责任。
这就是高尚者的高尚处。
这当然是她自身的品质,跟她的丈夫关系不大。
后来有一次,张桂梅去开党代会。
县里给了她7000块钱让她买衣服。
她转手就把这7000块钱给学生买了电脑。
自己穿着条破裤子就去开会了。
结果一个新华社的女记者就喊她“你出来”“摸摸你的裤子”。
张桂梅一摸,是一个大洞。
她很不好意思。
但是女记者也捕捉到了张桂梅身上的不同。
她和张桂梅长聊了一次。
第二天,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文章就见了报。
随后,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了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张校长的梦想终于实现。
她挨家挨户去找辍学的女孩。
路上遇到放牛的小姑娘,她都跟人家说,“走,跟我去读书”。
女孩看她一眼,话都不说,吆着老牛走了。
她去别人家里,很多女孩父母都躲着不见她。
怕她把孩子拉去读书,家里损失一个劳动力。
学校第一届开学,张桂梅招到了100名女生。
但是很快就走了6个。
张桂梅一个个去找。
“有的家长就骂我了,说我们家没钱,我说没钱孩子也得跟我走,拿个高中毕业证也是好的。”
“使劲把姑娘往回捞,捞来捞去才捞回来2个,100个剩下96个,这96个怎么我都不让她们走。”
因为华坪女中入学没有分数门槛,学生普遍基础很差。
有的女生,100分的数学只能考5分。
老师都哭了,找张桂梅,说怎么办啊。
张桂梅绝不放弃,说“从小学开始教”。
有一个视频,拍张桂梅去走访辍学的女孩。
俩人见面,张桂梅问她为什么不读书了。
女孩眼神躲躲闪闪,说“我不想上了”。
张桂梅就抱着女孩,俩人一起哭。
特别简短粗糙的一个小视频,但是把很多人都看哭了。
那种真情实感,爱意善意,特别打动人。
也许张桂梅的故事,确实不适合拍电影。
她真实的生活,比电影更浓烈,更震撼。
在华坪女中,张桂梅是校长,是后勤,是保安。
她每天检查水电安全,熄灯与否,赶走路上的蛇,拿着喇叭催促学生起床吃饭做操。
她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晚上十二点多才休息。
以近乎严苛的方式,逼着女孩们好好学习。
就这样,把两千多个大山里的女孩拉上了岸。
让她们一个个读了大学,成为警察、医生、老师……
不但见到更大的世界,更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
而这就是张桂梅最大的欣慰。
她说,“不管我付出过什么,我都觉得很值得很值得。”
说这番话的时候,她声音哽咽,目光虔诚,眼泛泪花。
这样的一个人,她的内心深层驱动力绝不会是小情小爱。
甚至不是简单的善良、温柔、悲悯。
而是一种坚定而高尚的精神信仰。
张桂梅说,有一次学校面临巨大的困难。
她就在二楼画了一面党旗,写上入党誓词。
带着几个老师在那里宣誓。
当说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时候,她和老师们都哭了。
“那种严肃神圣的感觉,从来没有过”。
张桂梅从小就崇拜江姐,也被她的红梅精神感染——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张桂梅说江姐忠诚、纯粹,是她一生的榜样。
提起江姐,她会哽咽落泪。
江姐的唱段和台词,她更是倒背如流。
2018年夏天,《江姐》的主演孙少兰,到华坪女高演出。
张桂梅留下了一张不寻常的照片。
她站在“江姐”身后,小心翼翼地将头靠在她的肩上。
那一脸的虔诚,特别像一个精神圣徒。
年轻时的张桂梅,其实是个活得很丰盛的人。
她爱唱爱跳爱美,“穿紫色的皮鞋,很蓝很蓝的裤子,非常红非常红的衣服,舞厅进舞厅出。”
而在做了校长以后,她把大量的心血都倾注到学校和学生身上。
渐渐的,她的“小我”色彩越来越淡。
对物质的浮华也来越不在意。
这些年,她总是穿得很素朴。
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深色的,纯色的。
像一个圣教徒。
我觉得她是完成了从物质到精神的升华。
她的人生追求,已经从那种庸俗的享乐,升级到了更高更纯净的精神信仰。
其实张桂梅现在已经大名鼎鼎。
她完全可以过锦衣玉食的生活了。
她是建党百年大庆上,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人啊。
但是,她依然没有自己的家,就住在学校女生宿舍三楼的一张小床上。
她已经66岁了,疾病缠身。
但依然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
她最在意的,依然是她的姑娘们有没有好好学习,能不能考出大山。
智者渡己,圣者渡人。
我们不好说张桂梅是不是圣人。
但至少可以相信,她一个纯粹而高尚的人。
这个时代,人心浮躁功利。
太多人毕生都在追逐物质名利,满脑子发财暴富。
他们不相信世间还有“高尚”这件事,甚至嘲笑所有的高尚。
你说一个透支信用卡买名牌包包,极力把自己伪装成名媛的女孩。
如何能理解张桂梅的信仰?
太难了。
所以,《我本是高山》为什么把张桂梅的崇高信仰,矮化成小情小爱?
我觉得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电影的主创,他们自己就不相信这种高尚,所以他们拍不出来。
另一种是他们自己相信,但是不相信大众会相信,所以不敢那么拍。
于是,为了避免电影“唱高调”“假大空”。
他们就选择了用世俗的逻辑,去解释张桂梅。
把一个伟大的人矮化。
把一种高尚的精神庸俗化。
而这,也正是大众气愤的原因。
因为张桂梅,她就是一个有高尚信仰的人。
我们就算不能践行她的信仰,也不该践踏她的信仰。
而这部电影引发的热议,也不失为一个契机。
让更多人相信,这世上真的有那么一种人。
他们不追逐金钱,不迷恋物质。
他们饱含热情,去为他人奉献。
他们甘愿倾尽自己一生,去照亮黑暗里的人。
他们是平凡人里的大英雄。
他们真真实实地存在。
他们,值得我们歌颂。